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启动(二)

2013-12-03 09:53

寄最深切愿望于“中华亲情林”建设

                                                                      刘学宣

刘学宣向“中华亲情林”建设捐献的刘铭传手迹,日后将保存在北京“中华亲情林”建设基地的中华亲情馆中

刘学宣向“中华亲情林”建设提供的第七版精修刘氏宗谱

    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的启动,标志着“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向实质性、纵深性方向的发展,已在海内外华人中引起广泛反响;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的各申报单位,也在从有利民生的角度,扎扎实实开展筹办工作。

   我的先祖刘铭传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是海峡两岸同胞共同推崇的民族英雄。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53年特发出紧急文告:“凡刘巡抚铭传在台的遗迹、遗物、遗址强加保护”。至今以刘铭传名字命名的各类学校、道路等遍布台湾各地。刘铭传先生已成为团结海峡两岸人民的纽带。我一直在思虑,如何将刘铭传先生的事迹广为传播、代代相传,“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正是一个好时机,为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在想,如果将刘铭传先生的家谱和有关资料融于“中华亲情林”建设中,融于海峡两岸同胞用同一方式共建“中华亲情林”的潮流中,就能将纪念刘铭传先生与中华儿女的亲情文化交融在一起,永远不会衰竭。为此,我特作出以下承诺和举措:

   (一)作为刘铭传先生第五代直系后裔,海峡两岸的相关刘氏宗亲,一直十分重视精修家谱,目前已修订到第七版。第七版的精装家谱,共有两套,一套我已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另一套原作家存,现我决定将其提供给“中华亲情林”建设,以求建成“中华亲情林”刘铭传亲情文化基地。

   (二)刘铭传先生有很多著名的手迹传承,我将刘铭传的手迹《续修庐州府志序》捐献给“中华亲情林”建设,愿它能存放在日后建成的北京“中华亲情林”建设基地的中华亲情馆中,激励更多的人为中华民族大业而奋斗。

   (三)刘铭传先生还有部分遗骨待安放。我们刘氏后裔希望“中华亲情林”在北京和台湾建成后,能将这部分遗骨安放在中华亲情树下,使他永远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力。

   祝愿“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圆满成功!

  (作者系安徽刘铭传研究会会长,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第五代直系后裔)

共同推进和维护“中华亲情林”建设宣言

   编者按:近日,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委会收到台湾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理事长吴昌鑫先生转来的《共同推进和维护“中华亲情林”建设宣言》,希望在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启动仪式前公布,以使大陆社会各界了解台湾各界对于海峡两岸共建“中华亲情林”所投入的热忱。

   欣悉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基地建设全面启动,特就尽责推进和维护“中华亲情林”建设宣言如下:

   (一)“中华亲情林”建设,包含生态、人文两重层面,涵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根本层面。以“中华亲情”作为连接中华民族各成员与自然、与社会之天然联系,意义深远重大。

   (二)中华民族有着“天人合一”“顺其自然”的优良文化传统。而在世界工业化浪潮、科技化浪潮的席卷中,人与自然的合一状态和亲情观念受到冲击,生态环境急需修复改善。“中华亲情林”依傍血缘家谱栽种长寿、长青树木,热血绿树,交相辉映,家族亲缘,融于人和自然生态的统一中。

   (三)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文同宗,中华亲情,是中华民族血缘联系的情感纽带和文化纽带。在长寿树木旁附载家谱,是谓“中华亲情树”。“中华亲情树”汇聚成“中华亲情林”,体现中华民族的团结凝聚。

   我辈急需大声疾呼,全面建设“中华亲情林”基地,通过种植“中华亲情林”,普及和弘扬中华亲情意识和文化,实乃中华民族各成员之应尽责任和义务。我们愿参与并共同推进和维护“中华亲情林”建设,这将是中华民族精神层面的升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复兴!

    谢坤宏 江硕平 邱复生 侯彩凤

    林荣德 洪玉钦 陈文汉 刘大贝

    谢龙介 李全教 李德维

    (注:以上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

    张莉莉 吴志诚 柯真竹 冉玲轩

    (注:以上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

    潘维刚(注:台湾民意代表)

关于台湾方面支持“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的三份宣言的有关情况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

 

《中华故土亲情林 华夏纽带千秋心宣言》即第一份宣言的部分署名手迹

   编者按:11月28日本报辟专版介绍了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后,有读者和网友询问所公布的台湾方面支持“中华亲情林”建设的三份宣言的有关背景及签名人的社会身份,本报特邀请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作答。

   11月28日《中国文化报》专版,节选公布了台湾方面支持“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的三份宣言,其中,第一份《中华故土亲情林,华夏纽带千秋心宣言——致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是2011年所作,时值“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发起;第二份《绿树丹心见真情——全球华人支持“中华亲情林”建设呼吁倡导书》为2012年所作,时值“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筹备;第三份《全国性“中华亲情林”养护活动护持宣言》为今年所作,时值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即将启动。三份宣言书代表着台湾同胞承前启后,不断加强对“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的支持。

   第一份宣言的签署人先后为:台湾亲民党秘书长秦金生;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主席、台湾中华伏羲协会理事长张馥堂;台湾人民最大党主席许荣淑;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台湾传统基金会董事长黄石城;台湾全球和平联盟副理事长陈拓环;台湾中华宗教道德宏扬会理事长黄志成;台湾全球模范母亲联谊会会长詹秀榕;台湾中华全球洪门联盟总会会长刘会进;台湾中华妇女联盟主席吴贞仪;台湾中华佛寺协会创会会长净良;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盟会会长郭山辉;台湾树木种源保育基金会董事长陈苍兴;台湾财团法人海峡农业基金会董事长黄一钟;台湾中华民族团结协会理事长夏瀛洲;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华夏文化经济交流协会理事长唐警生;台湾中国道家协会理事长黄史。由台湾中华统一促进党主席、台湾中华伏羲协会理事长张馥堂做总体联络工作。

   第二份宣言的签署人先后为: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副执行长齐光复;台湾中华两岸交流协会会长刘宗明;台湾中华孝教善业总会副会长游天龙;世界客属总会副会长张锦辉;台湾中华两岸文化产业协进会理事长张秋莲;台湾客家演艺协会理事长李康雷;台湾客家扶轮社副社长曾永有;台湾台北市六堆客家会总干事陈辉逢;世界客家播迁路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司马众志和社会知名人士何文华、曾超、甘羽瑄、王美津、梁宪一、陈韵如、沈凤云。由世界客家播迁路组委会常务副主席司马众志和台湾中华两岸文化产业协进会理事长张秋莲做总体联络工作。

   第三份宣言的签署人先后为:台湾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林元启;台湾中华道教民俗文化学会理事长徐文保;台湾民意代表林沧敏、吴育升、林郁方、张嘉郡、张庆忠。由台湾致公党中央副主席林元启做总体联络工作。

[page]

“中华亲情林”诗意油画的创作

                        范光陵

   自1988年光陵就与各界长者、友人及学子注目到两岸亲情问题,经常商谈两岸及中华民族的亲情大事。2011年起,光陵更与各界人士一起关注海峡两岸共建“中华亲情林”活动,期以之沟通、凝聚全球华人感情、塑造华人共有的文化平台。

   树林是人生楷模。每一个人要遵从先祖先贤教导,像树一样生长,俯不愧于地,仰不愧于天。种植“中华亲情林”可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绿树成林是华人团结凝聚的象征。人人要以中华民族的统一为己任,从微观结构中改变华人不团结现象,从宏观规模上推进海内外华人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了充分表现这一伟大活动于心灵视觉形象上,许多国内外人士建议光陵把这一伟大情怀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推行及留传后人。光陵秉承先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文正公仲淹辅相、先父国际书法大师范苑声、先母世界七大百岁作家之一李国彝之爱国、爱家、爱民族, 同根亲情之训示,乃以光陵世界首创之诗意油画笔法绘成 “中华亲情林图”, 并在画上配有中英文诗。

   今年,光陵与星云大师等获得2013年“世界杰出华人大奖”。不想在留美大画家丁韶光大师之后, 又以此“中华亲情林”系列诗意油画获得2013年度“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明年3月,该系列诗意油画将在在世界诗人大会展出。

   光陵愿以艺术创作为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尽绵薄之力。

   (作者系台湾中华文化协会会长)

“中华亲情林”诗意油画解读

                                                   诗  章

   范光陵“中华亲情林”诗意油画构图灵动,节奏明快,创意天成。画面由仙鹤昂首望夕阳,及树、马共同构成。愚意仙鹤望夕阳代表天;马代表地(《易经》以马代表坤卦),故其赋诗为:中华亲情林,天地相伴行。当“中华亲情林”根植于天地之间,浑然一体时,体现了一种大爱无疆。即诗的后两句所述:“同根同播种,步步忠孝心。”

关于贵州省罗甸县申报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的调研考察报告(一

 (节选)

    编者按:作为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建设活动的主办单位,华夏文化纽带工程执行委员会一再重申,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绝不能搞政绩工程和形式主义,绝不能搞花架子和一窝蜂,必须与当地的民生问题解决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给当地带来切切实实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要严格制定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的准入标准,宁缺勿滥、宁少勿多、由点到面、循序推广。现发表他们从这种高度出发、撰写的《关于贵州省罗甸县申报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的调研考察报告》(节选)

 

    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以贵州汇生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内所建的海南黄花梨和柚木基地申报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

    优质长寿林木资源。黄花梨和柚木是优质长寿树,黄花梨更是我国特有的珍贵林木(国家二类濒危保护植物)。世代以来,海南黄花梨绝无逾越北纬25°线能存活者,更毋庸妄谈规模化种植。贵州省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和喀斯特地貌土壤价值千百年来从未有人发现能与卓尔不群的海南黄花梨生长条件相结合。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持下,贵州汇生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08年起,即在南部干热河谷区域试验种植海南黄花梨,迄今,已经成功完成海南黄花梨种植4000多亩(还包括9000余亩柚木),拥有7000平方米育苗大棚,目前已是国内最大的海南黄花梨和柚木人工种植企业。

    中华亲情文化资源。该申报单位的亲情文化是现代版的,具体体现在企业与农民在土地利益上的成功合作模式。企业摒弃低价收购或承租农民土地模式,设身处地为农民着想。首先为参与土地合作的村民带来土地租金(5元/亩/年)和劳务收入(60元至80元/日),还在项目中赠送20%的分红权益给村民。每户村民平均投入10亩荒山参与合作,每年收益可达16万元,10年过后,家家都将成为百万元户。至2017年,公司将投入3亿元以上的资金,全部完成8万亩种植,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南黄花梨人工种植企业。公司每实施1万亩海南黄花梨种植,至少可以带动1000户至3000户村民从根本上脱贫致富。

    政府和企业的两个自愿条件。当地政府全力支持贵州汇生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申报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企业自身希望成为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建设基地后,能从文化内涵上进一步打响黄花梨和柚木的品牌,扩大其种植基地的知晓度,促进海内外华人的认养及投资,从而推动企业的营销工作。

    经考察,我们认为,如在该地建设海峡两岸“中华亲情林”首批基地,亮点在于与当地的民生问题解决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为推动这一国家级少数民族贫困县脱贫做实实在在的工作。但在珍贵林木基地建设“中华亲情林”,尚有加强总体规划、进一步发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亲情文化产业及建设中华亲情馆等问题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责编:编辑
环球时报市场中心
抖音号:HQSBSCZX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7层

电 话:010-65367694/65367686

传 真:010-6536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