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走进国际关系学院

2013-11-19 15:11

     

  11月13日晚,《环球时报》要闻部副主任、资深编辑、国关05届硕士研究生刘洋,将“环球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带回母校,为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我们如何报道这个世界——《环球时报》头版新闻写作”的讲座,分享了头版新闻的撰写过程以及在国内外采访的宝贵经历。讲座受到国关新闻中心和各院系同学的热烈欢迎。

  讲座开始前,刘洋回顾了他在国关度过的两年研究生生活,其诙谐幽默的语言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讲座中,刘洋介绍了《环球时报》的前世今生——在《环球文萃》(《环球时报》前身)初创期间,版面上还有很多娱乐方面的内容,后来才转向报道社会性新闻。1997年以后,《环球时报》开始确立国际时政新闻报道的方向。时效性强、见解独到、权威性强日渐成为报纸的最大亮点,刊发文章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环球时报》头版新闻用来聚焦国际热点,报道重大事件,地位十分重要。那么到底一则头版新闻是如何产生的呢?刘洋为我们娓娓道来:撰写头版新闻需要事先搜集材料、在选题会上确定选题、整理海内外媒体评论、根据选题进行约稿筛稿、并由编辑组稿、撰写导语等多个环节后定稿。他还告诉大家,《环球时报》的新闻生产重视综合各方不同观点,依靠记者和编辑合力完成。

     

  刘洋通过为大家讲述他在日本、巴基斯坦等国的采访经历告诉大家,在他心中作为一名优秀记者需要谨记的,就是“倾听、沟通、表达”这六个字。首先学会倾听当地民众的想法,尽管有些时候这些想法会与你的观点产生冲突,但也要耐心听下去;其次是沟通,作为一个新闻人,获得深层次的真实信息比那些官方观点困难许多,掌握沟通的技巧就显得十分重要;最后是表达,即把自己的见闻和观点呈现给读者,要写出每个读者都能理解的通俗易懂的新闻。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向刘洋提出多个问题,均得到耐心解答。在被问到一名头版编辑最需要的素质时,刘洋直言头版编辑是一个需要高度责任感和抗压能力的工作。被问及非新闻专业的学生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或编辑时,刘洋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新闻职业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更需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新闻人。

责编:编辑
环球时报市场中心
抖音号:HQSBSCZX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院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楼7层

电 话:010-65367694/65367686

传 真:010-65367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