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3时许,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位于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小海子村的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苜蓿制种育繁推基地又一次迎来了一个丰收季。自2014年以来,草业学院曹致中教授牵头的科研团队扎根小海子村与专业合作社合作,推行育种专家+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制种模式,将紫花苜蓿制种产业在高台县全面展开。从最初的4亩试验田至如今的6000亩苜蓿良种基地,苜蓿种子产量份额稳居国产种子10%以上。
“今年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的气候比较稳定,苜蓿种子的亩产量平均达到了60公斤”曹致中教授在收割现场欣慰的说。更令曹教授欣慰的是曾一度滞销的苜蓿种子市场开始回暖了。在合作社新建的大棚下,一辆来自青海的货车正在装货,由曹教授团队亲自繁育的“甘农1号”种子一袋袋被搬上传送带。据介绍“甘农一号耐寒耐旱耐盐碱,在青海地区种植曾创下了连续存活22年的纪录”。看着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了生产力并通过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致富,曹教授用十余年的亲历躬行兑现了他的心愿。
2010年,65岁的曹致中教授从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光荣退休了,但在退休后,他并没有选择过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他的苜蓿品种选育与育繁推工作。“苜蓿种子的研究是我一生的心血,我不希望在我退休后,我的这些品种也跟着我退休了。只有把它们从实验室播种到地里,转化为成果,这些品种才算是有意义的。”曹致中教授先后在庆阳、武威黄羊镇、白银景泰县、酒泉等地区探索试种苜蓿种子都不是太理想,最后在2014年一个机缘巧合下来到甘肃省张掖市高台的小海子村,“没想到当年试种了4亩地一下子就成功了”。自此曹教授带着他的博士生科研团队扎根小海子村一呆就是10年,经过十年孜孜不倦的努力,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与专业合作社合作,推行育种专家+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制种模式,将紫花苜蓿制种产业在高台县全面展开。2021年、2022年,合作社种子田平均亩产分别为65公斤和70公斤,总产分别为230吨和330吨,分别占全国国产苜蓿总产的7.9%和11.5%,可以说,曹致中教授和他的团队,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的小海子村,就为国家贡献了近十分之一的苜蓿种子。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苜蓿制种基地的成功经验吸引了国内同行业的关注,不少高校和研究团队慕名而来观摩学习,先后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兰州大学、天津大学等到小海子村苜蓿制种基地进行学术交流,并纷纷效仿设立试验站和育种基地。在交流的过程中,曹致中教授总是将先进的种植方法和经验和盘托出,毫不保留。
截止2024年春以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小海子村为中心的苜蓿制种基地种植面积扩大至6000亩,如今小海子村已经成为业内广泛认可的“中国苜蓿制种第一村”。
随后,在苜蓿制种座谈会上,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南华镇副镇长王成说,自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的专家来了以后,南华镇的苜蓿制种产业不断扩大,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解决了就业问题,对于当地土壤的改良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苜蓿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是很高,沙砾地、盐碱地、撂荒地都适合苜蓿的种植,而且经过3-5年这些土地还被改良成了种啥都长的高产良田。今后,政府会继续在政策和经济方面给予支持。
草业学院黄振华书记最后表示: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被誉为中国草业的“黄浦军校”先后走出去了任继周、南志标两位中科院院士,草业学院在科研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方面是毋庸置疑的,通过曹致中老师这么多年在小海子村的深耕,在苜蓿制种方面做了大量的科研帮扶工作,现在已初显成效。这是高校和地方政府、合作社优势互补相互结合的最好典范,就是这种结合才造就了咱们“中国苜蓿制种第一村”—小海子村,实现了苜蓿制种产量占到全国国产苜蓿种子的10%,并且单产万亩达到60公斤,百亩能达到100公斤,居国内单产第一,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通过苜蓿制种对摞荒地、盐碱地进行改良,从而给小海子村的村民带来收益,增收致富。这也是我们作为高校的一个社会责任。
黄振华表示下一步草业学院要在这里建一个科研基地、专家院基地,进一步发挥农大草业学院的这种优势,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一村一品”建设。真正实现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